《针道》新书分享会:探索极简针灸下的生命秘密与身心和谐
2025年3月8日,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左常波携其首部针灸科普《针道:极简针灸视域下的生命秘密》亮相上海钟书阁,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书分享会。本次分享会以“世界破破烂烂,针灸缝缝补补”为主题,探讨针
活动特邀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、佛学学者成庆作为对话嘉宾,围绕“身与心的现代修行”展开跨界对谈。100余位中医从业者、身心疗愈探索者及都市白领在针尖与禅思的碰撞中,开启了一场关于生命认知的深度对话。
祛魅化的极简针灸,饱含生命健康智慧
活动伊始,左常波教授首先介绍了创作《针道》一书的初衷。他指出,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,长久以来被笼罩在《黄帝内经》的复杂语境之下,其中的阴阳五行、藏象经络等理论对于现代人而言显得复杂且难以捉摸。左教授认为,若能暂时搁置这些传统理论,转而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认知身体,或许能为学习针灸打开一扇新的大门。
《针道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,提出了一套极简针灸模式。一言以蔽之:祛魅化的极简针灸,以重新认知身体为起点,简单而又丰富,简约而又深刻,充满理性和确定性。他表示,中医最大的经典不是《黄帝内经》,而是生命本身。中医经典的现代化路径应遵循“三步走”策略:还原—祛魅—重构。
在分享会上,左教授还阐述了他对身体两个层面的深刻认知,这也是《针道》一书的核心内容。首先是关于经络背后的真相。左教授指出,经络并非一个具象的实体,是用来解释“身体不同部位之间存在特异相关性”而提出的假说。这种相关性是古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发现的,它揭示了身体各部分之间微妙的联系与互动。
在此基础上,左教授提出了“三调”技法,即从气脉、血脉、经筋三个体系中各自发展出一种治疗方法——调气、调血、调经筋。这三种技法能够涵盖中医范畴下能解决的所有问题,为针灸治疗提供了一种简约而有效的路径。
接着,左教授探讨了生命的第一性原理,即“任督二脉,一气周流”。这一理念源自中国的丹道修炼体系,它揭示了生命能量在体内的循环与流动。左教授认为,极简针灸模式不仅能够治疗疾病,还能拓宽针灸的边界,将其应用于身心调节、情绪管理等更广泛的领域。
重新认知身体,探索生命的奥秘
《针道:极简针灸视域下的生命秘密》是左常波教授三十余年临床经验的凝结。全书分为理法、技法、治法、治疗、心法等,从极简针灸的由来、原理到操作的技法,再到具体的临床实践和调理身体的针法,等等。作者用娓娓道来的方式,让每一个阅读这本书的人一步一步去了解针灸,走进针灸的最深处。
《针道:极简针灸视域下的生命秘密》,左常波著,果麦文化、云南科技出版社2025年2月版
著名中医专家徐文兵作序推荐,“他通过这本书把多年的参悟通俗易懂地表达出来,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新奇的角度看待针灸、看待生命,这是针灸界的幸事。”
该书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针灸专著,而是一本针灸通识读物。它强调从针灸的视角去重新认知身体,通过直观的感受与实践,参透生命底层的秘密,了解身体的智慧。书中有很多颠覆性的观点,比如谈到“针灸治病的原理”,左常波指出,针灸本身并不能治病,它只是一个刺激身体进行自我疗愈的手段。最终极的疗愈来源于患者的自我疗愈能力,医生的作用是帮助患者发现身体的本能,激发与病灶相关的一系列应激反应。
针灸与佛学的跨界共鸣,共解当代身心困局
当针灸遇上佛学,左常波教授与成庆老师的对谈直击当代症结。现代人普遍存在的身心问题,如深度睡眠缺失、焦虑、抑郁等。左教授指出,这些问题与底层的情绪问题密切相关,而情绪又与身体相互关联。因此,解决身心问题需要从身心关系的角度出发。
当下时代科技飞速发展,他认为针灸是来自古老东方的硬核科技,用最简单的工具创造最不平凡的奇迹——身心和谐。
成庆则从自己的禅修经历,强调了身心一体的理念。他强调,我们过去把很多问题想得太复杂,可能这个世界本来是极其简单的。禅宗经常讲,修行就是你本来就这样。为什么我们感觉很复杂?是因为人心太复杂。如果我们把很多东西还原到最简单的层面,可能就“天下本无事”。
他还表示:“你把身体的问题解决了,心理的问题也就随之解决。反过来,你把心理的问题解决了,身体的问题也就解决了。”在技术理性至上的时代,针灸与佛学这两种古老智慧,正以殊途同归的方式为现代人提供身心修复方案。
据透露,该书在春节期间(2月3日)开启预售,获得多个榜单第一的成绩:当当新书热卖榜总榜24小时第一、当当新书热卖榜保健养生24小时/7天/30天第一。